電影

四百擊(The 400 Blows)

  年少的主角,無論在學校或家庭,也得不到諒解,唯有跟好友一起共渡時光。面對學校、家庭,甚至社會的壓力,主角毅然離開當前的生活。

    安坦坦奴五部曲的第一部,也是杜魯褔重要的作品之一。安坦坦奴五部曲,記錄了主角由少年到成年、結婚、離婚各個階段。值得留意的,是五部曲的主角都是同一個演員,可想而知五部曲歷時多少年。

  也許小時候常被師長誤解和壓逼,因此我對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。當然,主角最後做了壞事情,最後也決定出走。電影尾聲的長鏡頭令我難忘,主角一直奔跑,直至 海邊,最後一個凝鏡,捕捉了主角迷失,不知應往何走下去的感受。四百擊連同其餘四套電影,合成安坦坦奴五部曲,從主角少年時,拍至他長大成人(主角是同一 演員),是了不起的作品。

 

 

 

女人就是女人(Woman is a woman)

  一個想生小孩的女人,面對不想生小孩的丈夫,大家展開搞笑的角力! 

  這電影是我看過尚盧高達最幽默的作品。好笑之餘,構圖與色彩也不失大師水準,最令我深刻是他巧用電影語言製造超現實的活潑、幽默調子。(你看了就明白我說甚麼,不便在此透露。)

 

 

 

斷了氣(Breathless)

  又是尚盧高達的作品。法國新浪潮電影,風格都是很多街道實景。我很喜歡鏡頭帶我在街道走的感覺。女主角珍西寶輪廓好美,故事裡你追我遂的情節也引人入勝。男主角也是很棒的演員,高達似乎很喜歡用他。

 

 

不日成名(Almost Famous)

  建議閱讀我發表過的文章理想沒落‧回溯夢想 。補充說一句:「我也希望身邊有一位Penny Lane……」

 

 


擊浪青春(Give It All)

  原本沒女子艇隊,女主角卻拉來其他女子,成立一隊完全不會划艇的艇隊。她們面對技術上的困難,面對傷患,更是面對時間流逝(你看過便明白時間在這電影的位置有多重要),她們到底得到了甚麼?

  青春,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
   寫實的風格,道出青春所經歷的陣痛。初中時愛上這電影,打造了我內心富熱情,喜歡實踐而享受過程的性格。今日的年輕人,只會尋求表現、即時快樂,《擊浪青 春》這風格的青春電影已不再流行,很是可惜。為何現在的青春電影,一定要搞笑,一定要「型」,一定要輕鬆而最後在結局又要取得成就?

 

 

 

 

 

鐵道員

  這鐵道員一生都在這個車站工作,然而這車站將被取消,最後的日子裡,他想起很多往事。 

  我家已集有《鐵道員》的VCD、DVD、小說及漫畫。電影講述在鐵道員終生守候的車站中發生的事情。一個車站,好多段人生,情節也以散敘方式進行,有伏筆之餘,結局更是意想不到。

 

 


 

 

跳出我天地(Billy Elliot)

  英國男孩都是踼球或學習拳擊,但男主角卻要跳芭蕾舞。家庭極貧窮,父親及哥哥都恨男主角不長進,面對經濟、社會的惡劣氣氛,男主角怎樣面對? 

  實踐自己,需要勇氣,也需要身邊的人支持。存在只為自己,無需理會別人眼內怎樣看自己。是因為這性格,我才會喜歡這電影,還是這電影催生我這種性格?


 

此時此刻(The Hours)

  偉大的意識流小說《戴洛維夫人》作者吳爾芙面對沉重的壓力;受《戴洛維夫人》感受的母親;在現代生活演繹出一個戴洛維大人。三個女人,三個人生,卻相互影響。

當身邊的人不明白自己想法,社會沒法跟隨自己的步伐,又不甘心被社會拉倒,你會如何面對?三個年代,三個女人,三段人生,但三人之間又相互影響。三線平衡的故事,歸功於原著小說;充滿爭扎的感受,可從整套電影以簡約風格為主的音樂帶出。

  也許喜歡《戴洛維夫人》這小說,也可能是性格問題。第一次看完這電影,我情緒一度很低落,然後走出家在街上走了好久……

 

 


珠光寶氣(Breakfast  At Tiffany's)

  柯德莉夏萍是世上最美麗的女人,而電影的故事既簡單又浪漫,當中反映了社會糜爛的生活,扭曲的價值。人與人之間,為何不可簡簡單單的相處?

 

 

 

 

文學

漱玉詞:

  我喜歡電影、音樂、西史、哲學、各類藝術……不過我大學時選修是主供古典文學,以詩詞為主。我畢業論文是研究李清照的詞……

  想推薦:香港之秋;清真集;旅美小簡;記憶像鐵軌一樣長;舊時月色;魯賓迅飄流記;茶花女;戴洛維夫人。

 

音樂

........

**很忙,有待更新,加入圖片及感想**